“私会党” 三个字犹如邪魔外道,总让人联想到新加坡早年横行一时,危害社会安宁的非法组织。
在新加坡自治时期出生,本地文史工作者李国樑成长的年代,学校老师经常告诫学生不要加入私会党,以免祸害自身和家人。
1966年的罪犯调查档案忠,本地私会党徒约9000人,以15岁至30岁居多。
新加坡开埠初期,私会党源自中国清朝的天地会,是一个以反清复明为目标的革命组织。其中的会员后来纷纷出逃到南洋,来到新加坡避难,在异乡的天地会成员,大多文化水平有限,谋生技能不高,主要从事劳力工作,为了生存,他们通过争夺地盘和保护码头来维持生计,随着时间推移,这些组织逐渐变质,开始设计赌博、毒品等非法活动,对社会治安造成极大威胁。